一提到“中”,自然就会使人想到“中庸”。南宋学者朱熹在解释中庸之道时说:“所谓中之道者,乃即事及物自有个恰好的道理,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孔子在(论语。先进)中已有”过犹不及”的语句,意谓“超过”与“不及”同样不可取。太极拳理论著作中也有此种意思的表述。陈鑫在《太极拳椎原解)中说: “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不及不高,不沾不脱。”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所说的“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同样也体现了“中庸”之遭的“无过不及”之意。“中”的字义在词典里主要指四周距离相等,即中心、中央。但在太极拳推手时,习惯用语“中”字,一般指重心。所以有“守中”即守住自己的重心, “失中”即失去重心,“得中”即控制住了对方的重心等说法。本文想从“无过不及”和“重心”两个角度来论述太极拳的“中”。
首先是谈谈“无过不及”所体现出的太极拳的“中”。太极拳对身体姿势的基本要求是“尾闾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灵顶劲、舒指坐碗、圆裆松胯、松腰敛臀”等,当身体运动时,每一个部位、姿势都不能“过”与“不及”。例如“虚领顶劲”要求在打拳时要头正、顶平、项直、颏微收,头顶的百会穴与尾闾的会阴穴上下成一条线,头顶的百会穴不可前倾后仰,要虚虚向上领起,犹如一条细绳悬在头顶,绳轻上提,身轻下坠,达到“满身轻”、“顶头悬”的程度才对。百会穴前倾则为 “不及”,后仰则为“过”;百会穴软塌则为“不及”硬往上顶则为“过”。打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用意识、意念引导动作使身心放松,只有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才能把力“引到身前劲始蓄”,从而使力“蓄而后发”,而这种放松不是无形的瘫软,用劲也不是木棒式的死硬,而是通过“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放松达到 “似松非松”的境界,从放松而言懈为“过”,僵为“不及”。所以,打拳的这种松要在懈和僵之间去体会。犹如陈鑫所言:“不可有力,不可无力,折其中而已” 太极拳还要求“尾间中正神贯顶”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这电强调身体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保持身体的中正状态。在太极推手技击时,要“听劲”“懂劲”,“达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任他巨力来打吾,牵动四两拨千力,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黏随不丢顶”。这种不先不后的劲力,以及以身相随、不丢不顶的境界,都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几体体现。
其次,其说说“重心”所体现出的太极拳的“中”。杨式太极拳名家汪永泉的弟子高占魁曾说过“藏中”,意为“要把自己的‘中’(即重心)藏在衣兜里,不能让对方轻易摸到”。太极拳名家董英杰在《太极拳释义》中说:“务使我之重心对方不能捉摸,对方重心时时在我手。”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在《太极拳讲义》的跋中说“太极拳的基本要点是保持自己的重心 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但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并不是主动出击,而是利用对手出击时必然产生的不平衡。”他认为:“如果对手自始至终保持他的重心和平街,或者他根本不来打我,他就不会失败。”他强调,“在太极拳中最主要的是永远保持平衡和稳定“为什么呢?按太极拳名家吴公藻的话说:“重心,为全体枢纽。重心立,则开合灵活自如;重心不立,则开合失去关键。如车轴为车轮之枢纽,若使车轴置于偏斜而不适于车身之重心处,则车轮转动、进退失其效用矣。” (吴公藻《太极拳讲义》)因此,他把重心比喻为“战时全军之司令”,应敌时“必须时时保持白己的重心而攻击他人的重心,即坚守全军之司令而不使主帅有所失利也”。
一般说来,撒手时之所以被人摸到重心或身体某一部分被人打着,大都因犯了虚实不分的双重之病。这就要求在推子时必须使身体的任何一部分都能迅速地、连续不断地作有虚实的变换,主动去适应对方的虚实变化、正如吴公藻在《太极拳讲义》里谈重心时所说,“重心与虚实本属一体。虚实能变幻无常,重心则不然,只能移动,因系全体之主宰,不能轻举妄动使敌知我之虚实”,否则,自己将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解决的办法犹如《太极拳十三势歌》所说:“命意源头在腰际,变换虚实需留意。”正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在《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作用》中所说:“以腰脊命门穴为轴心的左右腰隙(两肾)的抽换,腰隙向左抽,左实而右虚,向右抽则右实而左虚。这两肾抽换变化虚实 是全身总虚实的所在,也是源动腰隙、内动不为人所知的诀窍所在。”
凝神敛气以意击人
武术非常重视内功训练,而内功,说穿了,就是以意念导引真气运行的功夫。
通过常年不断的内功训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出人体内部的潜在能量,在瞬间爆发出超乎寻常的劲力,而且还可以使中枢神经的反应能力变得异常敏锐。所有这些,都归功于意念的作用。在练习内功时,必须通过意念的导引,使真气周身流贯,而后蓄存于丹田。武术家在同人交手时,是通过意念来引动内力击中对方,在击中对方身体的剎那间,爆发出一股穿透力,损伤对方的内脏。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水平的武功较量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四肢攻防较量,也不仅仅是武功招式的对抗,而实际上是双方意念与内功的较量。这就是「以意击人」的含意。只有经过多年内功训练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一点。
所谓「凝神敛气」,是指在应敌时精神要高度集中,敛气入骨,气沉丹田,这样真气才不致上浮或散乱。这时,真气应上顶百会,下灌十趾,含胸拔背,身体犹如一张拉满的弓,全身心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但由于丹田蓄力,所以神清意定,不惊不怯,周身圆活,不僵不滞。一旦出招,则意之所 至,劲力顺达,内劲瓶发,可予对手造成较大的伤害,因此,「凝神敛气」是「以意击人」的必要前提。作不到「凝神敛气」,所谓「以意击人」云云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武术家们都明白,「凝神敛气」是平时的功夫,「以意击人」是交手时剎那间的具体运用。倘若没有多年的内功根基,根本谈不上「以意击人」,大体上还是以拙力去同对方死拼。
以意击人」要求反应极为敏锐,心念甫动而拳脚已发,力发如箭,视人如草,起落无形,击人无式,发招散便,应手而至。一句话,招无定式,随心所欲。这样才能左右逢源,连续催劲,起如电光,落如惊雷,击强敌于瞬间,克群寇于弹指,若狂风之扫落叶,似怒潮之弄扁舟。然而,上文所述只是一个理想境界,在实战中是很难达到的。在实战中,能够大体作到「以意击人」就很不错了。而不少习武者,即便练过一些内功,但一旦与人交手,还是多凭蛮力去硬拼,甚至连一般的弹抖之力也发不出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心慌意乱,忘了「凝神敛气」这一说。
如果仔细体会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无论哪种拳路,其起式都是一个凝神敛气的过程,太极、形意、八卦如此,少林、查拳、华拳、南拳也是如此。它们都要求行拳之前,精神高度集中,以舒的动作助真气下沉,聚于丹田,以最大限度地积蓄能量,引满待发。且不要小看了起式,它既是积蓄能量的过程,又是发力击人的准备,而且不少起式的本身就是防卫动作,兼可击人。北方一些拳种在起式时常有一个上步对拳的动作,即上一步,同时双手握拳在腹前相对。此式既可当「铁门闩」用,以防御对方进击腹部,又可乘势发力,以抖挤之劲进击敌方胸腹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突然性。武当派三十二势长拳的起式是「懒扎衣」,以道士均着长衫,应敌时随时将下摆掖下腰带,便于行动。此式以左手作撩衣状,右手握拳横出,姿态潇洒,而劲贯肩臂,暗藏杀机。关于太极拳的起式,杨澄甫先生曾说明道:
在此时,精神内固,气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造作,守我之静,以待敌人之动。然人每于此姿势容易忽略,不知无论练法、用法,俱不得脱此。
一旦应敌,高手们并不忙于率先出击,而是大多先取守势,在作好防守姿态的同时,也已完成了凝神敛气的功夫。这个过程极为短暂,与防守姿势的完成是同步进行的,时间只需一秒钟,已可积蓄起相当的能量。在紧急情况下,这个过程可以缩短到零点几秒,甚至在遭到突然袭击的一剎那间,他就可以完成由积蓄能量(凝神敛气)到发放能量(发劲击人)的全部过程。这是由平时的训练水平决定的。
习武者常爱说「某招最有用」,有些小说和影视作品也经常渲染「某招是另一招的克星」,这些话不能说没有一点儿道理,但毕竟有些程序化和片面性。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武术中,不存在绝对无用的招数,也不存在绝对有用的招数。有用和无用,都是相对而言。所有的招数,在实用时都存在着速度、力量、准确性这三大要素,而这三大要秒,又由使用者的训练水平所决定。招数能否发挥作用,又与对手的水平密切相关。即如形意拳中的「崩拳」一式,其动作仅是上半步击一拳,看来平平无奇,简单之极。初学之人用此式同人交手,恐怕未必有什么用,甚至难以自保,而清末民初的郭云深却挟此技屡挫天下名手,人称「半步崩拳打天下」。可见同一个招式,由水平不同的人使出来,其威力气象便大不相同,其「有用」和「无用」也就判然有别了。但是,从武学境界上考察,固定的招式并不能体现最高层次的武学,能够体现武学最高层次的是招无定式。
「招无定式」实际上就是随心所欲,幻化无方,它是「以意击人」的外在标志。
据说,郭云深在以崩拳应敌时,总是把形意五形拳套路中的崩拳定式稍加变通,加上了格挡动作,融入了劈、钻、炮、横诸拳的劲意,攻中有防,使拳式更加完善圆整,臻于极致。高手们在应敌时,若对方倏然动手,他一定会极其敏锐地作出反应,随心应招。他会根据彼时彼地的具体情势,甚么招顺当就用甚么招,而不会被胸中已有的成法所拘,更不会犹豫不决,贻误战机。高手们应敌,常常是意之所至,或掌或拳,或膝或肘,远打近靠,以气摧力,招式绵绵而上,一发而不可收拾。他们很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我之长击彼之短,以我之实击彼之虚,以我之快击彼之慢,以我之柔克彼之刚。其实,武术家在应敌时所用的招数无不是平时练就,只是在应敌时先用何招、后用何招并无定数,而且在实用时多数招式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干变通,决不是墨守成法,到应敌时还是死搬平时的架式。民国时期,王芗斋先生(公元1885年~1963年)在形意拳的基础上取「意」而弃「形」,创造了一种没有固定套路,只以椿功为重的拳术,称为「意拳」,曾名「大成拳」。意拳的要诀是:
以形为意,以意为形,形随意转,意自形生,力由意发,式随意从。
这几句话道出了以意击人、招无定式的真谛。意拳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武术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为中国拳术另辟了一条蹊径。在此之前,中国武术界的前辈们虽然早就明确提出了「以意击人」的观点,但各门派始终都脱不开有形的套路招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意」的自由发挥。超越「形」而纯出以「意」,自王芗斋始。
拳无定法,招无定式,练时有定式,击人无定式,这是中国武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拳到无形方为真」是招无定式的极致,也是武学的最高境界,这只有在练成了化劲的时候才能达到。此时,周身无不是意,周身无不是力,可随意跌人,而不惧敌人偷袭。相传,形意拳大师车永宏(字毅斋,公元1833年~1914年)有一次正在洗脸,一拳师想开个玩笑,稍稍向他后腰踢去,当湛湛踢上时,只见车永宏身形陡然一起,那拳师已被远远弹出,跌倒在地。因为车永宏已练到「意」与劲融而为一,所以意念甫动,劲已发出,劲随意走,跌人于无形。
习武者在平时练功时,应时时牢记「凝神敛气,以意击人」这八个字,不求招快,不求力蛮,但求意到劲到。久而久之,自能练成相当功力,不致有花拳绣腿之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