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论太极拳的“虚实”——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20-07-04 3161 次查看

        虚实,少则得,多则惑。打乒乓球的,横拍,直拍,快攻,削球,今天练练这个,明天攻攻那个,玩玩行,真出水平就不行了。真正练功的,哪个式的拳都一样,关键要知道打拳过程中在练什么,什么阶段在练什么,象上学一样,是要分年级的。
        很多人一上来就追求沉肩坠肘,松腰落胯,气沉丹田,虚领顶劲,其实这些都是大学毕业的事,但现在一学拳就拿出来教,所以基本都学不出来了。要有真明白的师傅。太极拳分虚实而已,关键是要搞懂虚实说的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推手不练拳,所以推手最终也练不出来。真正太极推手所用的东西一定是从拳里出来的。
        很多人理解虚实基本上都是力的大小和轻重,但真正虚实的含义与大小、轻重根本不是一回事,不是轻轻的用力就是虚,这和我们说的动静不是运动和静止是一个道理。
        真正的虚实概念说的是力的性质。虚力的性质是不管力的大小如何,这种力没有明确的力点,而且永远是活性流动的。想想水,不管水上是一条小船还是一艘航母,你有多大的力它就自然产生多大的力。但无论船多重,船底下找不到任何的实点。压一个气球的感觉也是一样的,水和气产生的这种性质的力叫虚力。
        这种虚力向外的膨胀性极大,这就是太极的掤劲。水只会容,而不会坏,坚承可载而不自损。当我们身上的力性真的变成了虚性时,推手才真正有了意义,太极劲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虚至虚灵,用虚为实。我们说的是力的性质,不是具体的那个东西,只要力性是这样的,都是。象弹簧也是,我们把身上的力性练成了那样,我们也是。明了理,再体悟,练拳,推手就有意义了。
        因水性的缘由,水形、水势的运行均为节节贯通,若无阻拦,应是毫无断续和冲突的(不丢不顶);因为无为,不会抢先,也不会落后,刚刚好(沾粘连随)。且水的能量源于自身的重量,即便受阻,不会硬拼,只会升高水位,累积势能,待到越过阻拦,便一泻千里,摧枯拉朽(松静自然)。此乃水性。
        太极拳是内含水性的武艺,所以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是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之于手”的。全身松开,则重量能沉到脚底,这样的重量,才是可以被利用的自身重量,有了这个重量,再节节贯穿,传递到手,不必抢先,也不能落后,无不为水性的体现。
        在推手中,若是对方大力相抗,我迎头而上,结果只能是两牛较力。若我以重量敷于对方,对方力量涌出,我顺势吞吸;待对方力尽退潮时,我升高的势能便一注而下,顺势吐出,对方难有还手之力。太极拳用意、用重量而不用力量,全是水性的运用。我们行拳、推手时不着意于行拳,不拘泥于招式,一切如水势自然流淌,自然阶及拳无拳,意无意,无拳无意是真意的神明太极之境也。
        太极运动的规律就是天人合一,把天,地,万物的自然运行规律放到自己身上。所以太极所说的圆,不是动作上的圆形,而是性上的圆,而不懂四象是出不来圆的。所以那个太极图不是画着玩的,所有的运动的规律和性质变化都在里面。
        中轴也是空的,同高手摸手,你会感觉你要用的力在任何点上都会被吸进去,而不是躲出去的,同时又有一股强大的力量送入你的身体,所以瞬间即不敢进,也不敢退,本能的就不敢动了。这就是即阴即阳,阴阳混一的太极劲的作用,而不是什么技巧和动作变化的事了。
        真正的喂手是老师给学生喂手,这样才能知道学生是不是真的理解了。
        听劲是身体内部的事,不是一般认为的皮肤感知的事,所以劲不但可听,还可拿,拿住了才可发。力和劲是有区别的,你要练出劲了,才知道它是啥,才能听懂劲。不是一俩句能说明白的,需要搭手体悟,就容易明白了。
        学太极,是学习中国文化的一种手段,练推手,是体悟一种神奇的艺术,不是为了想打谁。
        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你是气的性了,你的劲就象气产生的力一样,就是“劲”。如果没有这个,就只能是纯硬,纯刚的力了。你是“劲”的时候,那个“力”就没有了。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