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谈懂劲——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20-07-08 2952 次查看

        自己总结太极基本的几个要的口诀,顶要领,头要正,舌要搭,息要长,目要凝,耳要听,肩要沉,肘要坠,心要静,胸腰含,背要拔,腹要收,腰要踏,臀要敛,闾要直,谷要提,胯要折,裆要圆,膝要棚,脚要含。总结了这20个要,这是太极基本的要求。也是初学拳架的要求,以松为第一大要求,老师常说五指抓地,自己没有这样做,如何理解,五指抓地,必然小腿用力,肌肉绷紧,脚如何松。正确的方法,就是脚像一张沾水的纸,紧贴在地上。所以松是从脚松起,这是根本。修炼太极的7个感,骨节要有分离感,口内要有津液感,四肢要有胀麻感,丹田要有热能感,脚底要有离虚感,眼神要有威慑感,全身要有松柔感。
        感觉有了就是松柔连贯的拳式。力由脊发,由腰脊运动带动躯干四肢运动,各个关节肌腱、五脏六腑甚至每个细胞全松活开,这个“松”字很关键。  
        “逢松必变”,“逢变必松”,动作轻灵,毫不着力。“轻灵”这点至关重要,多数太极爱好者都因忽略“轻灵”而悟不得太极真谛。   
        “腰腿求之”,松腰落胯,腰腿是支架,所谓“立柱顶千斤”、“擎起彼身借彼力”,腰腿进退转侧得宜,便与敌之攻走之势,合成为太极阴阳妙图,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老师的拳架与推手,均不可擅改,那是悟入真太极的必由之路。  
        改造先天顶抗为顺势而动,会避双重,身如被单,床单、随打随移,一点打不到实处,而又能作周身一家,处处得机得势,不单玩自己的,还要和对手合在一起玩,不即不离,犹如事先编排好的对练路子,可以周旋无已而又处处我顺人背,不想周旋则能随时发之。所谓“吞也”、“吐也”。  
        初练沾粘劲时,两手不知所觉,犹如木棍,一段时间后,才由手到臂、到胸、到背,以至全身皮肤,逐渐生有感觉。有感觉才可沾粘,才可将敌吸住,为我所制。这种沾粘,须由高明教师引领,就如蓄电池的过电,教师系有电的发电机,学习者为无电的蓄电池,引领犹如过电,功成则如发电机已将电输入蓄电池中,之后蓄电池亦能单独发电。欲称这一过程为喂劲。就如慈母喂食小孩,日久以后,小孩亦知自食的方法。
        练习这种劲到相当程度后,皮肤上有似云似雾的气,如漆似胶,一遇敌手即不丢离。非但两手如此,周身亦如此。其艺愈高者,气愈厚,面积也愈大。但此气看不见,仅能自我感受,或使具有同样功夫者互相感觉。因此,艺高者与人推手时,一搭手即知对手程度,其道理即在彼此沾粘圆圈面积大小。此劲是练习太极拳推手中最重要的内容,必须练习。否则,就不能研究其他诸劲,初学者不可不注意。
        听劲听劲中的"听",是指周身皮肤感觉的听。所以,在未练习听劲之前,必须练习沾粘劲,如果不明沾粘劲,就不能听。
        有的人认为推手的纲领全在懂劲,而不知道不听就不能懂(懂其劲作变化)。犹如言语,如不用耳静听,就不会解人意,所以欲懂非听不可。太极拳的听劲亦然,非先将己身呆力俗气抛弃,放松腰腿,静心思索,而敛气凝神以听不可。因为不听,就不能懂;不懂,就不能走;不走,就不能化;不化就不能发。由此可知,太极拳中的听劲,甚为重要,望学习者注意。习练太极拳者,非懂劲不可,如莫明此道,则难与之论说太极拳。  
        受“一站就灵”的大成拳影响,似乎任何拳法只要练出内劲就天下无敌了,于是中华武学变成了中华“劲学”。其实内劲只是拳学的基础,有了内劲之后,还应练习使用内劲的技巧及攻防招式、身体的感应能力和临敌的判断力。过去传统正规的太极拳练法,是先用3年的时间把身法打通、架子打顺,后用3年练出内气并敛之入骨,使身体具备能用于技击的松整劲和抗击打的弹簧劲,再用3年练习各种辅助功法及太极拳的各种器械,再练定活二种推手、大捋和烂采花(散手),最后一年还要与各门派的高手比试过招以验证所学。因此现在练太极拳能达到的目的,也只能是得个好身体,谁敢说自己的拳能打人?不信你和那些练散手和拳击的人比一比,因为你没耗过那么大的功夫,没走那么多的过程,有内劲就能打人了,人是移动的目标,是活的。就像导弹要打移动目标都很难,传统的功夫都想练一击必杀,那是对没有练的人,想一想我们都是同等练功。水平相当,要打中很难。多练习移动发劲。太极拳应用于技击,目前在国内外擂台赛上都没有先例。现在的竞技太极为了获得擂台的技击,都去吸收外家的东西。去陈沟看了,到处都是沙包,举重,还聘请了散打教练,泰拳手。所以已经慢慢向外家拳靠拢。除了客观条件的原因外,就太极拳本身的修炼来看,它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和严格的程序;即使这些都具备了,修炼者还要有超常的悟性和诸多先天因素。如果仅仅练出了太极拳的松整劲就能技击,那么太极拳也就不需要再追求意、气、神的境界和手、眼、身法、步的协调统一了,更何况你要找的劲仅是推人的劲儿呢? 多少年才出杨露蝉这样的人,杨露蝉未练太极时,已经是一个高手,三个指头能捏脆核桃。陈沟他们也承认他们哪有功夫就那么2、3个。
        初学太极拳者绝不能求劲,应该求松,先松心、后松身,如果你真的松子下来,太极拳的修炼才算是入门。别以为松下来很容易,你打坐或是站桩时进入松静状态也许不难,但你想在行功走架的运动中保持一种绝对的放松状态,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见过不少打了一辈子太极拳的老练家,十有八九都没尝过真正放松下来的滋味,到了晚年腰腿无力了,再求放松却连身法都丢了。私下和和他们交流,因为我不靠近你,你就用不出来,我练过搏击,步伐快速,你追不上。所以就打你小腿,打了就跑,看把腿打红,就不好意思,停了下来。所以目前要想上顶级擂台很难啊,没有这个过程,不要跟人家谈打擂。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