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洪均生谈“正反旋两个单手圈”——太极拳自学教程

发表于 2021-12-19 1701 次查看

        问:陈式太极拳“理精法密”,我们初学者,除照规矩练套路外,您经常让学生练习左右正、反单手圈,把这当基本功去要求,请您详细讲讲它的作用。
        答:陈式太极拳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武术拳种之一,以其阴阳对立理论为指导的螺旋缠绕形式为突出特点。此拳外显潇洒飘逸轻灵而内涵沉稳雄浑厚重,因其有很强的技击性作用和强身健体功能而深受我国广大人民欢迎,并在改革开放中走出国门,在日、韩、欧、美、澳等各国传播。但因此拳有很强的理论性,要学到一定层次或较高层次,又绝非易事。
        所谓“基本功”,是练各种艺术的最基本要求,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基本功要求。太极拳真正实用起来(表演、健身例外),是人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又各自保持全身高度配合的运动。所谓近距离,又不同于摔跤。其实摔跤名手交起手来,亦是瞬间便产生作用。当年陈师说到比赛,讲过一句十分简明的话还用几分钟?让我说就一、二、三,这还是就合大家,其实仅用一就行。”这才是太极名家的高精度。《太极拳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准确概括了太极拳实用的高难度。因其理论性极强,所以大家把太极拳及各种武术作为武学去研究。
        现在学、练太极拳者,各种情况都有。有武校武馆及体院、有各种学习班、亦有民间小团体等。凡校、馆、院学练,因受学龄、水平程度限制,比赛要求限制,又是集体上课,大都有一套所谓“基本功”训练方法,比如单独的腰腿功,拳、掌要求等。这些“基本功”,尽管施教之师资不同,门类不同而要求却大同小异,这大概便于学生在初级阶段形成齐步前进格局。集体学练,尤其对有学龄限制,年龄限制而采取的这种初级训练方法,有可能从中挑选较比有用的人才。
        陈师当初教我们,随之学者达几十人,陈师单一传授,也没要求单练基本功,只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一遍遍照规矩一丝不苟地练套路,练到套路熟了,放足拳架,多练或单练某式。我们也没问陈师,需要练什么样的“基本功”。陈师是名师,他没要求我们练,应该有他的道理。我则认为:陈师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明师的方法。他虽然未从理论上给我们多讲什么,但肯定有自己的实践经验体会,随之学者大部分亦很有兴趣,水平亦因人有不同提高。我从学拳、教拳实践中,体会出针对套路的十三式,针对提高腰裆灵活性与太极拳的基本线路,经常让学者练练手的“正、反旋单手圈”,认为这有助于太极拳的提高,这仅为自己一得之见,现简单讲一讲供大家参考。
        手的正、反旋单手圈,既包括套路中手部的公转与自转,手臂、肘、肩部的八法,在练正、反旋单手圈时,腰随之左右旋转,腿部的顺逆自转,亦锻炼了腰裆基本功。陈式太极拳的要求,强调立体螺旋运动,这种基本功有助于套路线路的熟练与全身的配合,久之,自然有好处。(因为无论太极拳式多么复杂与不同,在手臂部却总是这两个“正、反旋手圈”与腰裆部的左右旋转,区别只有方向、角度、高忙、大、中、小的变化)。
        这种某本功法,不受场地、时间限制,用定步,侧马步,活步均可,根据自身条件,高、低架皆可。亦可用手的双顺双逆,或一顺一逆练习。如第一金刚捣碓第二动作与第五式左转身捣硝第二动均为手臂部的一顺一逆的例子;二路左单云手,右单云手,一路上中下三个云手为正手圈活沙的例子;一路十字手为双逆转双顺的例子等。练手的正反旋手圈时要应轻、柔、慢,自然放松,尤其特别注意体会与全身螺旋的配合。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