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太极拳: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太极拳自学教程

发表于 10-23 543 次查看

        拳谱规定:
        (1)“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2)“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3)“松腰圆裆,开胯曲膝”;
        (4)“神聚气敛,身手放长”。
        从上列规定中可以看出,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就是身躯的放长;含胸拔背是以前胸作支柱把后背放长,沉肩坠肘是手臂放长,松腰圆裆和开胯曲膝是使腿部得以圆活旋转,也是腿部在这种特定姿势下放长的结果。所以太极拳的步法必须在松腰圆裆和开胯曲膝的姿势下用旋踝转腿来倒换虚实。外表看,是腿的缠丝劲的表现,其实内部促进了腿的放长。这一系列的放长,又促成了全身放长;使身肢不特产生了弹性,形成掤劲,而且因全身放长,促使精神也能自然提起。因此,只要具备了放长的姿势,就不易发生怒责鼓劲(拙力)的毛病,为自然的松开和身手放长提供了条件。所以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就成了太极拳的第二个特点。
        一、身肢放长
        上面说过,练太极拳身肢必须放长,以加强全身的弹性;有了弹性,才可以进而成为掤劲。这就是说,掤劲生于弹性,弹性生于身肢的放长。至于身体各部如何放长,现按拳谱分述如下。
        (1)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所谓虚领顶劲,是把顶劲向上虚虚领起,气沉丹田是把气向下沉入丹田;两者综合起来,在意识上就有向着相反方向拉开的意图,这就使身躯有了放长的感觉。
        (2)含胸拔背—— 含胸要求胸部既不腆出,也不凹进,使胸成为脊背拔长的支柱,因为力学上的压杆是不允许有弯曲的。脊背就依靠这个支柱加以拔长,这就是脊背的拔长。关于这点,初学时不可误认驼背为拔背,因为背驼就会前胸凹进,这样就会使前胸失去支柱作用,不但使背失去拔长的弹性,同时也有害健康。
        (3)沉肩坠肘——沉肩的主要作用是将臂部与肩部因下塌而接牢,臂与肩接牢,才能使臂生根。同时,由于坠肘,使肘与肩部之间达到放长。当手臂进行螺旋式缠丝运动时,就是以坠肘作中心的。同时,坠肘和坐腕又可以使肘与腕之间放长,因此,沉肩坠肘和坐腕是整个手臂的放长。
        (4)开胯屈膝的旋转——这是腿部的放长。腿是站立在地面上的,要想放松就比较困难,因此,对腿部提出了开胯屈膝的要求,要求在这种特定姿势下(圆裆)用螺旋式的运动来变换虚实,这主要表现在膝头的旋转上。这样,当腿部向外旋转时,使外侧处于放长而内侧则为收缩。这种腿的旋转配合着手、臂、身的旋转,成为全身的旋转,逐步上升,就可以达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而形于手指的完整一体的内劲。
        综观上列四项规定,可见太极拳对身躯、手、足都有放长的要求。这样,不但因放长而产生弹性,成为太极拳基本的掤劲,而且可使人们的精神自然提起,不致产生鼓劲而成为拙力的病象(放长是使身手内具有细而长的感觉,而拙力的产生,是由于鼓劲使身手内具有粗而短的感觉。所以身肢放长自不致发生鼓劲而成为拙力的病象。)。
        二、身肢放长的生理作用
        肌肉在受力时,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伸长,但当引起伸长的外因去掉后,它就立刻恢复原状,这是肌肉本身固有的弹性。一般常见的运动,就是锻炼和提高这种弹性。根据人体生理学来看,肌肉的这种弹性收缩和放长能起下列四种作用:
        (1)可使肌肉本身的收放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可使肌肉内密集的微血管网通畅。
        (2)可增强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刺激身体内一切生命过程。
        (3)可增强肌肉及其它所有组织器官的气体交换作用。
        (4)可使体内得到更多的氧,同时还能提高各组织器官对氧的利用率。
        太极拳不是一种单纯的肢体运动,它表现在外部的是神气鼓荡,姿势极其复杂多变,隐于内的则是神聚气敛,“以心行气”,这已在第一特点中详细说明了。此外,太极拳不仅内外俱练,而且还在整个身肢放长情况下进行着绞来绞去的螺旋形顺逆缠丝运动。这样就不但使肌肉本身的弹性得到良好的锻炼,并且提高了血液循环的速度,因此就能消除因血行受滞而引起的病症。这就是太极拳因放长身肢和提起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之一。
        此外,太极拳弹性运动对于降低高血压也有显著影响,因为在肌肉的收缩放长过程中能产生三磷酸和腺苷酸等有扩张血管作用的产物。同时,在进行节节贯串的活动中,肌肉内开放的微血管的数量增加了许多倍,这样也就扩大了血管沟通的横截面,因此可使血压降低。另外,在练拳时由于肌肉反复放长与恢复,所以血管不易硬化。尢其是绞来绞去的螺旋运动的配合下,更能防止血管硬化。多年久练太极拳的人在练拳时会觉得背上和四肢内的血管好象扩大了,运动起来使人感到轻松舒适,如果隔些时间不练,就会有一种闭塞的感觉。这种现象的产生,就是由于开放的微血管数目的增减所致。
        三、八门劲别与弹性的掤劲
        练太极拳时要求用意不用拙力,但不是说用意不用劲,太极拳是由八门劲构成的。八门劲都有放长的弹性,所以称为“劲”,而不称为“力”。八门劲名称虽有不同,但实质上只有一个掤劲,其余七个劲只不过是因方位与作用不同而另有所称而已。所以太极拳也可以成为掤劲拳。现将八门劲的内容分析如下,以便更好地掌握第二特点。
        (1)在全动之下掌心由内向外缠丝,称为掤劲;
        (2)在全动之下掌心由外向内缠丝,称为捋劲;
        (3)双手同时将掤劲交叉向外掤出,称为挤劲;
        (4)掌心向下圈沾着一点而不离开的下掤劲,称为按劲;
        (5)两手交叉向左右、前后双分的掤劲,称为采劲;
        (6)将掤劲卷蓄起来,在短距离内猛然一抖而弹出的劲,称为挒劲;
        (7)手腕出了方圆圈,用二道防线肘的掤劲掤出,称为肘劲;
        (8)肘出了方圆圈外,用三道防线身躯的掤劲掤出,称为靠劲。
        综合上列所说,归根结底,内中主要练的是掤劲,掤劲是一种软绵不断的“弹簧劲”。这是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四、弹性运动(掤劲)的掌握
        (1)要练掤劲,首先要摧毁人身上原有的硬僵——凡是动作,例如拿起一种重物,都要用力,日久天长就使人从幼年时起就养成了鼓劲拿重和举重的习惯。鼓劲就是努责,又叫做拙劲,而太极拳所需要的却是全身放长的弹簧劲。因此,练太极拳应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消除鼓劲的阶段;然后是生长新的弹簧劲的阶段。旧劲不去,新劲不生,所以拳论说:“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行功心解》是一篇指导走架子的理论性文件,不是指导两人推手的准则。)。这就是说须经过毫不用拙力的千锤百炼,并在各种不同的放长和松开的姿势下进行绞来绞去的揉动,才能达到极其柔软的地步,才能摧去人身旧有的僵劲,也就是说只要运劲如百炼钢,则什么僵劲皆可摧去无遗。这是前辈拳师的经验总结,所以这种化硬为柔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初学时切勿忽视。这个阶段的时间越长越好,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柔软得更透彻。否则,柔软得不透,将来就难免使练习者停留在柔少刚多不易达到平衡的缺点内。
        (2)掤劲不是人身固有的劲——前面已经说过,在八门劲中掤劲是基本的。掤劲生于弹性,这种弹性劲,不仅是肌肉本身的弹性,而是在肌肉弹性的基础上将骨骼韧带等与肌肉联合放长中锻炼出来的。所以说它不是人身固有的劲,而是必须经过久练才能产生的劲。它的发展是由无到有,由有到强。要练习这种弹性的掤劲,应该按照拳谱的上述四项规定尽量做去。其关键要领,还是先从用意着手,使思想上有放长的意思。这样运用既久,再配以身肢上具体的放长,庶不致发生偏差。
        (3)神聚气敛是加强弹性和提高掤劲的基础——在身肢放长情况下,使人精神提起而集中,气沉而内敛,这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现象。反过来,也就是说,只要神聚气敛,就可引导意识上具有放长的神态,促使身肢放长,从而提高弹性和增强掤劲。在神聚气敛的一瞬间,肌肉群就会更加充分地收缩,同时反抗肌群则更加充分的放松,因此久经放松与收缩的锻炼,也就自然地加强了身肢各部分的弹性,同时也提高了身体的素质。
        为了便于掌握第二个特点,把要领概括为下述五点。
        (1)太极拳主要是练习掤劲,掤劲生于弹性,弹性则生于身肢的放长,因此要注意身肢的放长。
        (2)身躯及上部的放长,必须是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和含胸拔背。
        (3)手足的放长,必须是沉肩坠肘、松腰圆裆和开胯屈膝的旋转。
        (4)练习掤劲时,先求绵软以去掉旧力(拙力),同时放长以生长弹性的新劲。
        (5)只有神聚气敛地练拳,才是加强掤劲的内在因素。
        顾留馨,沈家祯.陈式太极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11-17.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