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真人真诀云:凡在道之人,必先修心静之法。但于心静,必得定心。心定则神安,铅承相投,龙虎亲也。周天数足,添精、益气、养神,此三法若全,则万神感会于丹田,血气周流于遍体,逍遥于长生之道;如何清静?当澄其神,绝其虑,亡其我,灭其境,抱其真,此谓妙静之道。一个人真正没有得失心时,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解脱、自在、清静。这里所指练太极拳的心境是“心法”而非“色法”,心法本身也是一种住处,就是心境。这是一种当下「空性心境」,空掉「我相」的心境。就是安住于面对一切事物时都能空掉「自我」的感觉。
解析如下:静,应该是念头不起为静。也就是使产生思维活动的大脑神经器官本体,松静自然,安定自如。基本理论不清楚,就达不到练太极拳的效果。就此个‘静’字足使人一生用之不尽,虽然会说,练太极拳时首先要注意心静。但是,值得探讨研究的是,照他们现在生产“标准件”式的练法,僵硬到何时呢?
1.练拳人要用思想意识刻意去追思支配躯体动作与要领。
2.又要用眼睛;看教者在前边的示范而模仿着,看自己的肢体动作是否准确。
3.还要观看着是否与身旁同练人的速度同步,时刻要注意调整自己比划的快与慢。
4.加上,练拳人还要用耳朵;听着口令,听着录音机播放的音乐旋律的伴奏,还要想着下一步如何比划。
5.再加上,眼还得分别注意着;胳膊是否高了?手掌是否低了?脚步大、小、快、慢?
思想又还要去注意更多的,如需想着;肩松、肘坠,塌胯、松腰、顶头,姿势的圆匀等,思想意识是在三心二意不停地运动着,精神散乱不能集中,来回注意着别人与自己身体的各各部位,眼睛与耳朵无休止地关注于外面,精神外驰,能不“劳神废力”吗?如此这般地教法与练法,又怎么可能达到“静”呢?应该承认太极拳术是动功,太极拳要求练拳式时,神舒体静,若得‘体静’二字的真实含义,必先认知什么是‘心静’,因为,心是身体之主宰。一般学拳者,甚至教拳的人,距真正的静界之境,恐怕还相当遥远!
练太极拳者都是处于,欲求静而不能静。应该说;动是因,静是果,动是手段,静才是目的。可是实际上,如今习练太极拳者,盘架子时根本不能达到真正的 “静”,顶多不过是硬装出一个静的样子来,因为‘思想意识’净不下来,就是再这样练十年,二十年之久,离真‘静’之境界,也还距相当距离。练拳中所说的“ 神舒体静”,是要求练拳做到体静,也不是要求心静,只是将‘体静’作为练拳的目的来追求的。恐怕都将‘体静’误作是‘心静’了。有说应要注意心静,说静是练拳的基本要点,可又都不是原始理论上“静”的真正含义。体静;实是练拳式套路、动作,中塑造出的形体的‘静相’,与“心静”是两码子事,是心与身两种本质性的不同。心不静,神根本达不到舒,心是识神,识神妄动,元神根本无静可言。请君认真地分析一下各家对静的解释,主要不过是全神贯注,专心练拳式。这本是大家都明白的浅显道理,实际与静字的含义无关,实际的不静与理论上的静字发生了矛盾,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反而使人糊涂了。真静乃是身处于混乱之极之境而 ‘不动心’,诚为自然本质之静。功态是意识之静,有心入静也属‘动心’。执著于法,心被法转,真念不平,何静之有?
自然之道乃静,所以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而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行。道祖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之道,在于静。唯静而不动,所以天地万物生,此为自然之道,也就是太极。空空洞洞而不动,故而天地万物于是生,天地之道浸育而己,浸字为循自然渐进之意。天地无心,而空到阳升时浸浸而上升,到阴降时浸浸而下降,所以阴阳有偏胜之时,而太极自然之道,则不偏不倚,浸即有偏。阴浸则阴胜,阳浸则阳胜,然此为相推循环之理,揽全体而观之仍不偏不倚。然而,人则因此而有生、老、病、死。阴阴相推,当推而阳胜之时为春夏,推而阴盛之时为秋冬。变化顺者,顺其自然之道心。所以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背,因而顺之至静之道。茍循其道行,功到自成,因为自然之道一定不移,制之以为修炼之法,定为法度,有定而不可移,只要体空虚无,自自然然,体道合真。自然之道从至静之道而来,能静则万化自然而生,至静之道为历律所不能契合。天道的造化在至静之中,能静到片刻之间,可以攒簇一年之气候。阳生即是冬至,阴降即是夏至,此为工夫之冬夏,而非时候之冬夏,能虚极静笃即可得造化于恍惚之间,有一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都由此生就是太极。在世界为生天、地、人、物的太极,在人间为神气合化的太极,阴阳相克之术,为人所共见,而不是隐怪难知的,其象有可见,虽有理不易明,而其象则易知。此即玄关一窍人身之太极,与天地之太极相同。
古人有道:视听坐行不必久,五劳七伤从此有;
人体亦欲得小劳,譬如户枢终不朽。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家、道教理论家陶弘景认为,“视听勿劳”,强调人体要有适当的活动,人若不留意修养,不按养生的法则活动,就会“失道丧生”。他说:疾之所起,自生五劳,五劳即用,二脏先损,心肾受邪,腑脏俱病。五劳是,一是志劳,二是思劳,三是心劳,四是忧劳,五是疲劳。五劳则生七极;一曰气极,二曰血极,三曰筋极,四曰骨极,五曰精极,六曰髓极,七曰神极,七极即为七伤,七伤故变为七病。多种过极的疲劳必至伤耗身心健康,至使久之早夭。
分析如下:松静是内因,人的心不停留在什么事物上,尽管应缘接物做事,如鸟过长空,毫无痕迹,内心总是坦坦荡荡,清净无染,心如止水不起波动,才是心灵的松静。
来件事使你动了心,就不得神安气宁。松静;可不是简单地促使肢体肌肉放松,如果人的内心烦躁、紧张、既使让肢体肌肉放松也实是假象,是表面的事。思想不平静,肢体肌肉再放松也不自如。真正的松静,是指精神意识内在的安心定性功夫,不是肉体外表的功夫。只有思想意识的松静自如,才是真自如,这才开始松、静、平、安、宁,到了松静的高层次状态。
用意识将肢体肌肉放松,这叫装腔做势,实乃松懈。练太极真正的松静自然要看内心世界,不是看外表做出来的现象。有意识进入功态是装相,丢掉了本质。根源之动是内、不是外,外是现象,内是本质。内心是动之因缘,外是动之效果。例如:影视剧中演员,表面演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装的再像与真的毕竟两样。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鱼目不能混珠。装腔做势不属自然之真功,也不会有真的效果。
原因是根本不真,哪儿能得出来真效果,真功夫。人心是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猶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而长。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发;伐树者,去根而必死亡。人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自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启用。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所以,人如果不明白静功的根本,也就不可能达到心静。如今,恰恰传授太极拳者都在要求学练的人,强调“用意”导气和导引肢体动作,刻意运用杂乱的心思支配四肢,用意去上、下、内、外的全面照顾,将抽象的拳理落实在具体的肢体活动拳架里,习练者正是因为对自我“主宰” 没有精研,丝毫没有对“用意”和“心静”的认识与理解,心不得安,性不得定,不知如何敛神聚气。对何为“太极”更是没有深刻与透彻了解,根本没有天人合一的概念,更不知入道要旨。空比划了一辈子,也只不过是,慢练的太极操而已,不是太极拳。实乃劳神费力之举。
数日前清晨,我到元大都公园听到了一位55岁的太极拳爱好者与别人的一番自述,她自己还觉得奇怪呢:这位大姐她练陈氏太极拳近30年了,可以说是执著地下过苦功,坚持不懈每天必练,也教过不少学员。十多年前,头脑发晕血压升高,一直服食降压药。前年秋季,她丈夫生病住院,她停止了每天操练的陈氏拳,在医院陪床侍候老公半个月,自己却忘记服食降压药。在陪床这期间,她感觉头不晕了。后来与护士接触熟了,每天上午护士来查病床时,她也让护士量血压正常了。现在,她说每天早上到公园打一个小时的太极拳,自己感到特别疲倦,回到家里立刻要躺两个小时后,再干家务活,您说他这种练太极拳运动跟体力劳动又有什么区别。
《淮南子》中这样说:“夫任耳目以听视者,劳形而不明;以知虑为治者,苦心而无功”。古圣先贤早以印证了,耗散精神气血的危害,是说倘若人任凭耳目沉迷、执著于声色,那就会劳损形窍,耗伤气血并使视听迟钝;倘若日日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地巧思谋策,那就将耗散精神而无成无功。
习练太极拳者应当本着老子《道德经》中说的:“致虚极,守静笃”。作为入道指南,这六个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虚极",是混元无极大道之体,是天地万物之极。用什么方法致极致虚呢?必需要;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此才是“真静”。如此这般,可悟大道的虚无之体。所说“致虚极”就是此意。
“笃”是纯一浑厚,不动不易之意。静而至静者,是混元无极大道之性,造化之枢机,品汇之起始。常人不能体悟的原因,是因为时常动妄心,以惊元神,执著万物而生贪求,因贪求以致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愚痴邪见,障迷自性,时在昏冥,盲聋之中。欲悟大道之体性者,唯独专心致志,抱一笃守,寂然不动,方能体悟大道的“清静”之性。
太上老君《淸静经》说:“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这是练太极功夫欲深造者必须所遵从的:这就是说,人当去其情欲,去其贪求之心,内守元和,自然心神安静。六欲是六根,六根是;眼、耳、口、鼻、心、意。欲是染著,比喻为情爱,观境而染谓之欲。所以眼见、耳闻、意知、心觉,世上人若能断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虑,而安其神,则六欲自然消灭,内守神不出,六识不动则六根自然清静。三毒是三业指;身、心、口,人有身时,身有妄动之业,心有妄思之业,口有妄语之业,此三业又为三毒。三毒消灭则神和、炁畅、精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