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一柔到底 ----略谈吴式太极拳的特点和锻炼方法——吴式太极拳

发表于 03-27 160 次查看

        吴式太极拳,本来是杨氏太极拳的老套路,所以在早先一直被人们成为杨式而不是吴氏。自从已故吴鉴泉老师昔年在南北各地广泛传授这种老式的套路以后,人们为了不让她同杨澄浦老师的杨式套路混淆,才开始出现了吴式太极拳这一名称。已故许禹生先生著《太极拳式图解》,在谈到太极拳的流派时,有这样一段话:“当露禅先生(即是首创杨氏太极拳的杨福魁老师)充旗营教师时,得其传者盖三人:万春、凌山、全佑(即是吴鉴泉老师的尊人)是也,一劲刚,一善发人,一善柔化,或谓三人各得先生之一体,有筋骨皮之分。”可见吴式太极拳的柔化特点,原本是杨氏太极拳所固有的东西;只不过吴氏两代专攻柔化,柔化遂成为吴式太极拳的显著特点而别树一帜了。
        怎样提高吴式太极拳的柔化功夫呢?根据我的浅薄体会,她不但只有很简单的一个信念-----根据“种瓜得瓜”的道理树立了“求柔得柔”的信念,坚持着“一柔到底”的柔化锻炼;也根据了固有的理论,结合了“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语见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三个阶段,在锻炼过程中,坚持着下面三个原则。这三个原则,当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但是练习吴式太极拳者真能坚持贯彻,却也并不太多,因此,我特地介绍于后,供参考研究。
        1.在第一阶段,为了打好柔化的基础,必须坚持“练柔不练刚”的原则,传说太极拳原本有一个俗名叫“软拳”,也叫“化拳”(见许著《太极拳势图解》),另外还有一个别名叫“绵拳”,或者叫做“黏拳”(见上海永年太极拳社的十周年纪念刊)。从这些俗名或别名里我们可以看出:太极拳是一种专练柔化功夫的传统拳法。再拿前人所留下来的文献看:在武禹襄的太极拳论里,第一句就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里,对于轻灵的要求也有“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说法,说的更明白些还有“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等语。这是要求练拳人不要去学“有力打无力,手快打手慢”的方法,应该去学拳论后面所说的“四两拨千斤”的不以“力”胜、和“耄耋能御众”的不以“快”胜。在《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说的“运动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和“极柔软然后极坚硬”等语,也都是指“化刚为柔”(古人诗句有“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之语),“以柔克刚”和“刚柔相济”的意义而言,也即是《老子》所说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意思。上面的这些话,都足以证明:太极拳所追求的确实是在柔和不在刚,吴式既纯以柔化为主,我们想要学好她的“化”,首先就应该练好他的“柔”,否则也只能是“硬化”而不是“柔化”。
        2.第二阶段,为了提高柔化的质量,必须坚持“用意不用力”的原则,这要求练拳人,在行动时应当运用一时的想象去完成各式动作的要求,不要依靠用力或多用力去表达各式动作的作用。在武氏拳论里有“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等语,即是指“用意不用力”而言。为什么要这种练法呢?可以分三点来说。第一,用意来代替力,是使练拳人用更少的力去进行锻炼,来达到更轻更柔的要求;第二,在行动时,用意识去支配动作,是使动作处处听命于意识的一种方法,不但在养生方面能够得到意志集中和精神贯注所产生的生理效果,而且在技击功夫上也可以养成“动必有意,不意绝不妄动”的重要习惯;第三,她也是使动作与呼吸相互适应的主要关键。《十三势行功心解》里所说的“以心行气”和“以气运身”,也要在“用意不用力”的要求下,去进行锻炼,才会逐渐有所体会。有不少练吴式的人,在进入第二阶段以后,都不免在提高柔化质量的道路上,遭到了四倍功半的损失。据我看,他们没有给这一原则足够的重视。
        3.在第三阶段,为了巩固和发展柔化的作用,必须坚持“求静不求动”的原则。这一法则,在本质上,仍是用意识去影响动作的一个法则。不过在第二阶段的运用意识,是由简单的用意到复杂的用意,即是在初练时,只会在少数的动作里运用意识,必须逐渐练到多数动作一直全部动作都会运用意识而不是觉困难,才算大功告成。而第三阶段的用意,则是要求我们走相反的道路,即是放弃复杂的用意,而寻求最简单的用意。这显然不是要求我们从多数动作的用意,在回复到少数动作的用意,而是要求我们把原来的各式用意,在新的观念下,从根本上都看做“一动一静”(及一阴一阳,或者一实一实一虚)所构成(新观念当然要在懂劲以后才能产生),而专在动和静的转变上,运用我们的意识。拿我国古代哲学来说,就是“千变万化不离阴阳”的道理。在武氏拳论里所说的“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虚实即是阴阳”,就是指此而言。但太极拳还有一个最高法则,叫做“万法归一”。前面所说的有阴有阳,还只能算作“二”,不能算作“一”。因此,练拳人在懂得阴阳相济(即是刚柔相济)的道理和作用以后,还得进一步追求“动中求静”的功夫,才算符合太极拳“万法归一”的要求。在旧哲学里,凡是阴阳未分以前的现象,都叫做“太极”,王宗岳拳论所说的“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分而为二,即是阴阳;合二为一,即是太极。“动中求静”(即是实中求虚)就是为了求“合”求“一”,不是为了求“分”求“二”。我国武术,在技击锻炼上,本来都有“由博返约”的要求,太极拳的“由博返约”,为了符合“万法归一”的理论,最后要归纳到一个“静”字,真是一柔到底、柔到极点的锻炼方法。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练拳明明是动的,要静只有不动,不懂则如何练拳呢?”看来似乎矛盾。但是,上面已经讲过,“动中求静”仍是运用意识去影响动作的一种法则。所以她要求的,只是不要在动作上追去更费力或者更复杂的“动”,而是要求他们运用意识去影响动作,是动作的质量向着更淳朴,更平淡的方向去发展。说的更近一些,就是要求我们在懂得用意以后,不要越练越起劲、越练越兴奋,而要求我们越练越含蓄,越练越冷静。这在技击上,是培养练虚静功夫的方法,在养生上是用来导致神经中枢发生保护性抑制作用的方法。须知拳论里所说的“人刚我柔”和“人不动,己不动”,首先应当我们在身心上有了足够的“镇静功夫”和“守静待动”的素养,才能把这种“人先我后”的适应方法,运用的十分准确,已而取得了“后发先至”的预期效果。在练习吴式太极的人中,也有不少对这一原则信心不足,因此,我们在应用时,也很难发挥柔化功夫的最高作用。
        (作者:徐致一,发表于1962年8月20日《体育报》)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