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杨式太极拳如何发力吐劲(四)——杨氏太极拳

发表于 2018-09-06 3295 次查看

        关于裆和胯在理论上的区别,也讲几点:

        裆部嘛,指的就是两个大腿之间的部位。有人有说,这不是和胯部意思相近嘛。其实,在走架中,这两个部位各有各的有处。

        胯是“九曲珠”之一,起到协调控制下肢和协调腰腿的作用。如果胯部不能象个珠子一样松柔、灵活的运作,将导致整个下肢的不灵便,使裆部失去撑圆和裹圆的劲力,使身体从根本上失去开沉劲、合升劲,而且还使身体无法快速运动,所以松胯和圆裆是密切关联的。但是松胯并不等于圆裆,想要圆裆,还需要下肢其他关节的参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膝关节。

        圆裆的主要作用就是使身体产生富有弹性,灵活而强大的支撑力。要圆裆,首先胯要放松,胯关节引导大腿向外转动,形成前腿、后腿两个大腿间45—60度的角度,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三角。而膝关节是随胯关节力点和整个身体重心变化的需要,作弯曲和伸直的运动,达到平稳过渡重心的目的。

        重心只靠胯的运动是很难平稳调整的,所以涉及到裆的运用。在走架时,一般裆与头、与胸、背在同一条垂直线上,胸、背主要吸引来自手臂的力感,当来自手臂的力感要求身体进行前后转动,调整重心时,裆必须与头、胸、背保持同步运动,在胯、膝的合力下作出前后左右移动。但无论向前、向下、向左、还是向右运动,都必须由胯、膝共同松沉,让整个裆部的高度向下降一点点,然后再在胯、膝的共同作用上,让裆部重心落点的方向移动,当重点调整到位时,裆部回到原来的高度,这就是裆走下弧线。

        裆部位置的调整,必须在六合的条件下进行,即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否则重心不稳。再配合肘定位下小臂的各种圆转运动,可以有效化解多种外力。

        可以说,做到以下几点,沉转走化就有了根基。但具体如何沉转走化,则根据外力的不同,有多种不同的劲路,一般在推手里容易体会到。如果你想在固定的式子里体会,也会几个桩功可以让你体会不同的沉转走化方式,有时间我会一一介绍。当然,对大架里面每个式子的拆招,也会让你体会不同的沉转走化方式,不过这个介绍起来就更复杂,有些一个式子可以拆出好几招,更需要时间讲述。

        先介绍杨式太极圈桩。

        第一步,人自然站直了,两手沉肩坠肘自然下沉,两脚张开,一前一后,右脚前、左脚后,呈60度角(也可以更大一点,也可以左、右脚平行)。

        第二步,右手仰掌,伸到与右肩同高。左手俯掌,落到与左胯同高。

        第三步,右手慢慢的使尽全力拉长伸直,能有多直就伸多直,能拉多长就拉多长,右手所有指关节和腕关节全部用力作反关节弯曲,能够反关节弯曲到什么程度,你就把关节反到什么程度。左手也一样。这叫做开。(多做几次,你就可以体会到你手上骨节拉开的感觉。)

        第四步,以右手中指领劲,右肘关节外张里曲,右肩关节下沉,整个右手在以手指在绷紧到极限的情况下,所有手指以中指为核心靠拢,形成侧勾手,指尖向左。左手肘、肩运劲与右手相同,唯左掌由俯掌合拢成侧勾手,指间向右。(此为合)

        第五步,重心向左脚移动,要体验身体下沉、胯部向左带动重心移动的感觉。同时,身体左转,带到右手向左、向下活动,落到右胯前(此时身体呈左弓步),仰勾手随身体转动和重心变化,自然变成俯勾手。同时,左手则抬到与左肩同高,俯勾手过渡成仰勾手。

        第六步,右手与左手尽力伸直,能伸多直就伸多直,两勾手松成两掌,然后两掌手指及手腕全部用力作反关节弯曲。

        第七步,把第二步到第五步反向做一遍。

        连续这样做50次,当身体紧度绷度,突然放松后,你就可以体会到杨式太极节节放松的感觉了。老杨式认为极度绷紧最容易找到松的感觉,总是用这个方法让初学者学会放松,同时练习整劲。

        有人会问:沉转走化体现在那里?就体现在身体重心的左右转动和两手与身体同步划圈上下交替转动上。如果有人把自已的手放在你由上向下划圈手的下面,他和你都可以体会到下按、下采、下捋劲的妙处。如果有人把自已的手放在你由下向上划圈手的下面,他和你都可以体会到上掤、外挒、外挤等劲的妙处。

        在这个桩子里,两手的运作路径就像划太极图,故名杨式太极圈桩。

        关于初学杨式太极如何放松问题,初学者如何放松的话题,有许多理论,越说越复杂,理论多了会造成理解混乱,不利于初学者练习,我还是把张老先生说的话搬出来吧。

        对于初学者来说,体会放松,有三个办法。

        一是练习我已经介绍过的杨式太极圈桩,从极度绷紧后找松的感觉。同时,寻找以身体中线为太极核心,全身配合配行S形\C形劲路的感觉,找到这种感觉对你以后走架推手很有帮助。

        二是走架和推手时。记做“中指领劲\两梢弯曲\九珠放松”的要领。

        所谓中指领劲:就是以中指劲作为全身关节运动的"问星",以中指根的运动方向,引导全身关节在太极"十要"的要求下协调运动,并以自已的身体为核心,按左重则左轻\右重则右杳的原则,形成S形和C形劲路运作,这是杨式太极实现快速反应及发劲\出招\的基本练习方式。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