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太极境界阐宗(四)——太极拳自学教程

发表于 2019-11-13 3202 次查看

        境界七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清苔--舞蹈
        说打太极拳的在打太极体操,无非是在贬低他。如果说打太极拳的在跳舞蹈,则更招人忿恨。
        可是,世界上有着许多“可是”,从“太极体操”能真正打到手舞足蹈的,真正的不多。而真正应该追求的恰恰是“太极舞蹈”。理解了太极理念,顺应场势、心情、状态,自然静中生动出来的舞蹈,多么令人心醉呀!
        任意场合、时间,暗自调节呼吸,体态,令之轻松和谐舒展,凝神守静。忽然,有意无意之间,似是而非之中,心意一动,体态随之变化,自然变化出来的舞蹈,形神意气力招劲,无一不合太极。比之太极体操,不蒂天壤之别。
        认识是循环往复上升的。如果从太极体操上升到太极舞蹈,挨骂是挨得更多了,自己身心愉悦,又有几人深知我心呢?
        境界八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合拍
        合拍,打篮球、踢毽子、唱歌都需合拍,太极拳也讲合拍。合拍是遵循一些节奏,与之同步。打太极拳,从体操到舞蹈,快慢张驰,先后一致,始终如一,是合拍。但还有更为重要的合拍,是在推手散手中,合敌人对手的拍。合住对方是本事,合住对方的节奏是大本事。舍己从人,能遵从对方的节奏,才是真正的从人。
        对方有什么节奏?什么节奏对方无法逃避?大节奏是呼吸,小节奏是心跳。合住呼吸不容易,合住心跳更不容易。太极拳,就象对待情人,小心求得沟通,摸索对方的脾气,暗中迎合,直到对方心跳起来。打就打得心跳!
        呼吸的进出,脉搏的消长,就是阴阳。
        对方呼出时,用意拉住他的气不让回去。也就是在他的出气将尽之时,全身心合住对方,集中全部能量,等待他吸回的刹那,顺着他引狼入室的吸气,打过去。这时,对方如果高明,是不敢吸气的,这就是能用意拉住对方气的原因。
        而心跳,如果你能听出对方的心跳,那么更简单了。用意顺着对方的心跳拉伸对方的心脏,直到心脏真正狂跳起来或者跳不起来,还用打么?
        境界九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真传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事实上,万卷书都是真的,只是许多是无法形诸于文字的。“道可道,非常道也;言可言,非恒言也。”能说出的,大多已经经过提炼、概括。而提炼、概括之后,就是现在的模拟、仿真、虚拟现实,似是而非,不是那个了。文字上的东西,大都是强为之名。树有种种不同,千姿百态,说不尽雄壮、挺拔、飘逸、婆娑,强为之名为“树”,无非指代。说树、写树、读树,说者、作者、听者,大家都明了的不是那棵真正的树了。却是,只有那棵树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才是什么,或知道自己不是什么。万卷书都是真的,读书人却不是写书人,理解就叫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假传的万卷书都是真的,真传的也就不是一句话了。
        真传传什么?真传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唯恍唯惚的东西。“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老师是找能接受感觉的弟子,为他用感觉印证一下,让他体会到什么是、如何能是,把一种恍惚的东西传下去,就是真传了。喂手,明师将体验到的认识,意念到身手,主观到客观,打给弟子,就是太极拳的真传了。大道、性、命、佛,人人本来具足。太极拳人人能打,本来具足,只是大多感觉不到。能有所感觉的,就是有缘之人。有缘之人,常常无明师为之认证;明师,常常找不到有缘之人。明白了真传,也就明白了缘分。有了“心有灵犀”,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没有老师,要更上层楼,靠“悟”。悟什么?一定要从能传递的恍惚感觉入手,从天地之中认证来感觉,是真感觉。天人合一,这是无字真传。
        境界十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听劲
        手听、肘听、肩听、夹脊听、小脑听、心意听。关键在于“舍己从人”。
        手听,诀窍是以手听手;肘听是以肘听肘;肩听是以肩通肩;夹脊听是用自己的十字对上对方的十字,隐约同于对方通于对方。小脑主宰动作平衡,探听对方小脑的变化,就能开始与对手动作的意念互相沟通。心意听,是用自己两只耳朵的耳垂下沉来听,那里是通常人说的意根。这样的听又进化了一步,已经开始在观照上做文章,已经不是主动的探听,开始被动接收了。
        上述之听,从主动而形体,到被动而心意,逐步虚无清净,升华了。都是围绕“舍己从人”的,是有为之听,需要舍掉自我,做点工作,依然不自然。
        往后一小步,也是最艰辛的一大步,就是融入自然,修炼不听之听。这样的听,需要的不仅仅是功夫进阶,更重要的是道德感化。道理上可以从几个不二上看:你我不二、物人不二、理事不二。此外还有人籁、地籁、天籁等先贤诸子百家的描述。
        与““舍己从人”相对应着说,这个阶段是“不取不舍”。
        心意听如果算是一水面清净的深邃潭水,外来的侵扰在水面折射出各种影子,只是不留痕迹而已。但还有个湖际的限制,还存在内外的界限,还需要保持自己水面的清净,总还做些人为功夫。而再进步之后,水面就无限扩大了,就空空当当,漫无边际,与四野大地苍穹融合。你也是我,我也是你,我的由来,天地万物为根,不知其大,不觉其小。这个听就是无为之听,通俗地说是人的本来直觉,直达三千大千。
        水面之扩大,不是人为之大,人为总有限。心不能认得真,总要些朦胧恍惚糊涂最好。
        修炼也简单,做回一个正常人,坦坦荡荡,安安祥祥。
        一念来如电闪光划过,念起而心动,不问由来。念过而心止,不咎既往。
        恰恰为: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色穿潭水无痕。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