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如何看待太极功夫——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21-05-24 2275 次查看

        太极功夫、功力都取决于训练者,运用盘架、站桩、器械(如剑、刀、棍、枪、球、扇)及推手等形式,形成的太极威势与体能及其表现。故我们可以将太极训练的过程与结果,用三个字概括:体、相、用。
        体:太极本气、本体、本能、本质。这始终是训练的中心。训练就是开发灵气,强壮本体,提高本能,改善本质。太极阴阳、动静、开合、呼吸与生俱来,并伴随生命全过程。经历较长时间按照规范进行训练,生命潜能得以发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和谐与协调,稳定与充实,本体与自然融为一体,头脑醒豁,精力旺盛,思维敏捷,能抵御病毒感染,适应性强,调控力好,青春焕发,朝气蓬勃,与同龄人不训练者天差地别。故太极“体”之特点是“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完全合于“太极”二字所蕴含的无量精义。
        相:指太极训练的各种姿势与方法,不外乎画弧走圈、身形手势之千变万化。太极器械不过是手与脚的延伸与替代。动作不可穷尽,道理一以贯之。故,太极的“相”的特点是“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就扩大了训练者的训练时间与训练空间,行止坐卧都可以练太极。既有“方”,必有“圆”,太极动作在哪里呢?在圆里,环里,圆得饱满,八面支撑;圆得融会,随心所欲;圆得达观,通天彻地。
        用:指训练太极得到的效益与好处。从身体言,筋骨强壮,感觉舒适,精力充沛,延缓衰老,抵抭力强。有人推搡、挤压、攻击几下,反应灵敏,能随机应变,年壮训练者有对攻击的抗衡力。年老训练者不会随便就摔倒了,不会出现“三高”与骨折、老年痴呆、便秘、抑郁等症。高功夫者可“耄耋御众”,达“四两拨千斤”之境。深谙太极大道者,善于处己、处人、处事,态度乐观,心地平和宽容,乐于助人奉献,爱心宽广,外敬内静。有的人将太极原理运用于职场,凡所有处,无不可用。可见太极之“用”的特点,是一个“广”字。
        把太极训练比喻培植一棵参天波罗蜜大树,太极“体”是主根主干,太极“相”则是分枝列条,太极“用”是鲜花与果实。鲜花与果实虽体现其根与干,但它毕竟不是根与干。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