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雅叙

创建时间:2016-12-12

太极拳技击之“上下相随”——太极拳教学

发表于 2023-03-19 536 次查看

        “上下相随”是太极拳中的一个基本规矩,无论是行功走架还是技击格斗,均要求做到上下相随。《打手歌》中说:“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杨澄甫先生将其列为“太极拳术十要”之一,可见其重要性,同时他还说:“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上下相随并不是简单的手脚并用,还应包含更深层的意思。笔者从不同的层次和方面进行叙述。
        1、手脚相随
        “上下相随”最为直观的理解便是手与脚的相互配合,但又不仅仅限于手和脚。传统武术上将腰胯以下或腿脚均称为“下”,将腰胯以上或手臂均称为“上”,因而“上、下”是一个广义范畴,它应包括全身的肢体,或可以理解为人体的上下两部分。陈照奎先生讲:“打拳时,下面不对,上面对也不对。”可见太极拳是一种上下呼应、协调配合的运动。太极拳中的手脚相随好比汉字中的字体结构,如果是上扭下歪、左倾右斜,则令人生厌,更谈不上是书法。太极拳包含着华夏民族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精华,更是一种艺术拳,如果不能给人以美学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则其将会大失光色。太极拳作为-种神形兼备的高级功夫,如果“形”之不存,“神”将何来?兼备之说更是无从谈起。
        太极拳中的手脚相随除了具备上述的作用外,更为重要的是技击功能,我们常说的词语有“拳打脚踢”“手脚并用”“动手动脚”“七手八脚”“碍手碍脚”“毛手毛脚”“指手画脚”“手舞足蹈”等等,都说明了我们人类做动作都喜欢将手脚并用。在中国的传统武术中有许多以“拳”“脚”命名的武术套路,但并不是说它们只有拳或脚的招法,而往往是两者兼备,在某些关键的场合或时机其拳或脚更具杀伤力。人体的四肢均由三节组成:大腿、小腿和脚或是大臂、小臂和手。它们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运动不同,当这六个部分相互配合、协调运动时,在防御过程中可以保护大脑和躯干,在进攻过程中可以破坏敌人的防御体系。比如,在“单鞭”一式中,当敌人从左边向我袭来时,我右手接住其手,左脚从后边插入到敌两腿之间,两腿形成弓蹬步,当右手接住敌来力后,左臂掤开往后画弧,在这个过程中左肘击其胸部,左小臂给其一个向后向外的力,而此时右腿正好将其绊住,形成一个剪刀劲。这一系列动作几乎是同时完成,才能瞬间将敌击倒,即使敌知道我有此招,然以快制敌,其终不能防。
        2、周身相随
        从习练者本身个体来讲,太极拳中的“上下相随”更多的表现为周身相随,即周身一家,一动皆动。孙子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首至,击其中则首尾皆至。”强调了保持整体的重要性,《用武要言》讲:“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陈鑫说:“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当中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陈照奎先生讲:“打拳一个部位有毛病,可能是全身的毛病,绝不是一个部位的毛病。”“一个部位有错误,全身都不对。”说明了在太极拳的技击中,周身的相互呼应非常重要。如果在与敌人交手中,不能使身体各部位相互呼应,敌人若击中我的“软肋”,则必败无疑。因而,在练拳过程中要保持周身一家,劲要整,不松散,做到“一动无有不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传统陈式太极拳的各式动作中,基本都具备了这种功能,每一式中的手脚位置、动作要领、运动路线,都是经过了很多代前辈的实践检验,每一招的技击用法都非常实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实战中并不一定完全拘泥于套路中的固定用法,需要习练者灵活应变。正如书法中的“书无定法法无边,半是功夫半是禅”,每个人学习书法没有固定的方法,一般靠的是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另一半就需要靠自己的悟性。古人也常讲:“半部论语治天下。”依据一部小小的《论语》如何能治理得了整个大天下,这就需要治理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依据经典进行发挥、推衍。兵家之祖《孙子兵法》虽仅有六千余字,却影响了全世界,无论是在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均发挥了其熠熠光辉。
        周身相随除了外部肢体外,还更需要注重内外相随,即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常说的太极拳“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机融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得心应手而出奇制胜。只有呼吸带动丹田内转,配合外形动作,内外统一才能体现出整劲,使力形成完美的传递。武禹襄讲:“先在心,后在身。”练习太极拳时讲究“形断意不断,意断神不断”。如“懒扎衣”接“六封四闭”时,定式时成右弓蹬步,右手为掌在右膝上方,左手成掌状,轻贴于腹前,气沉丹田,然后丹田内转,劲走腰、肩、肘、手,最后运劲到左手腕和右中指肚,然后两手再走顺逆缠丝,再相合。
        3、人我相随
        谈到太极拳的技击时,它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涉及到敌我双方。如果要全胜,就不仅仅是考虑自己了。正如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在敌我交锋时,“上下相随”在大空间中亦要体现出“人我相随”,即我随人知其劲,人随我破其劲。当对方向我施力向里或向外时,我不能硬顶,先顺其方向,摸清对方的劲路方向,看其能走多远,待其强弩之末时,我则顺其势,变被动为主动,对其施加一倾斜方向的小力,则其必不稳。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手、眼、身法、步紧密配合,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正可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需要注意的是,自身的功力非常重要,若对方比我还放松,劲还要长,则很难用此法将其击倒。在太极拳“舍己从人”的对立面,就是令人舍己从我,完全占据主动权,我欲令其何往,则其必何往,使其失去主动控制权,粘连相随皆由我,从而更好地破其劲,破其平衡。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