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引出了太极拳是否神话的问题。应该说太极拳不是神话,我接触的太极大师像陈发科、王子英等,他们都是普通的人而不是神。他们的所谓“神功”是怎么来的呢?归纳有以下几点:
1、科班出身得真传
他们的师傅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父辈。只要儿子可塑,没有父亲不教真东西的(学生可塑,老师亦教真东西)。陈式拳对谁保密也不会对陈发科保密。据说吴鉴泉经常在王茂斋家切磋功夫,他们在切磋时回避谁也不会回避王子英。
2、得明师后肯用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对哪一行而言都是真理。武术练家更讲“人前显贵、人后遭罪”。我曾给人讲:同样一个“劲”或招法,有人练一遍就会了,有人练十遍也会了——同样是会,功夫不一样,后者好于前者。
3、肯用功兼有悟性
家父教拳和推手时,常提示学生“走走脑子”,就是让学生别傻练、蛮练。要把练体和练心、习武和修道结合起来。这样才会渐悟或顿悟。
4、在练拳过程中要不断加工
俗话说“学拳容易,改拳难”。这里说的加工,是在严格按照拳架的要求弄懂、练熟以后基础上的再加工,和“改拳”有着本质的区别。我把这个不断加工的过程称为“戗面”理论。北方的馒头好吃,是因为在揉面的过程中不断往里戗面。练拳也是这样,先是盘拳架子(和面),再不断地往里加意、气、神(戗面、揉面),几反几复,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往下进行,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偷懒减少程序。
以上这些步骤是个递进关系,如果拳没练好找原因的话,可一步一步往前推,看是在哪个程序上出了问题,再来解决。
现在有很多练家写了很多关于太极拳中、高级阶段修炼的文章和练习的体会。对太极拳练习过程中内气的产生、运行和应用也有很多的表述。但是对如何系统、正确的修习太极内功以及如何正确的将修习太极内功产生的内气运用于套路的练习和实际的技击,很少有人去表述。即使有一些表述,也紧紧是局限于“引经据典”“为我所用”。
还有的练家提出,练习太极拳的过程本身就是修习内功的过程,太极拳按照规矩练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会产生内气等等。对于这种说法,我感觉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极高的悟性是很难做到的,对此我也没有具体的实践过程。我太极鼓荡气的产生是通过严格的太极内功训练而得。因此不妄加评论,在此存疑。
综合我数十年的练功体会,我认为太极拳的修炼过程,简单的说,应该是一个从基本的套路、推手练习,到正确单独的内功练习,再到把内功、套路和推手相结合这样的一个过程。如果没有正确单独的内功练习,很难去理解和解释一些古拳谱的说法。
比如在古拳谱中有这样一些论述,“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气沉丹田”后又如何才能做到“鼓荡”?“运劲如百练钢,何坚不摧”太极拳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节节贯穿的“松”,而这里所说的“运劲如百练钢”又是什么意思呢?“气如车轮,腰似车轴”“命意源头在腰隙”气是通过什么途径,如何象车轮一样的运转的?而这里说的“腰”是简单意义的腰部吗?“力由脊发”力是怎样由脊发的,如果这里说的“力”是后天的拙力,即使可以做到“力由脊发”,在实际的运用中这种力又有多大的威力呢?
在古拳谱中还有二篇论述《十六关要论》(作者不祥)和《十三势说略》(武禹襄),经常有练家、学者在文章中作为行拳的基本要求而引用其中的部分内容,在这里很是值得一提。《十六关要论》全文如下,“蹬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活泼于腰,灵通于背,深贯于顶,流行于气,运之于掌,通之于指,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息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浑噩于身,全体发之于毛”;《十三势说略》“……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凡皆是意,不是外面……”被引用的主要是“蹬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活泼于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如果你修习过“太极内功”就会发现《十六关要论》中的论述,几乎完全就是对内功心法的概括总结;《十三势说略》所表述的也是在修习内功产生内气后,充盈的内气在体内运行的路线及要求。两篇论述对行拳的基本要求提及不多。
因此我的理解,如果把以上二篇论述中的部分内容“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断章取义”的拿出来,硬说是单纯指导套路练习的基本要领,是错误的。而把其解释为“太极劲就是通过蹬脚产生的反作用力,通过腿、腰传输到手”,更是一种误导。
因为只要你有了蹬脚的意识,就不会做到意气的轻灵和骨肉的松沉,只会产生一种拙力。用于一般的技击可能会有一些用处,但绝不是太极劲!真正的太极劲,是按照传统的规矩经过长时间的盘架子,结合内功练习产生的内气,此时将身体的重量“松沉到地下”,自然会有一股劲力从脚下传导到全身,松沉的越好这股力量就越大,直至将身体绷圆,让你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这就是拳论中提到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孙式太极拳立派宗师孙禄堂先生在论述其所创孙式太极拳时,有这样一句话“消息全凭后足蹬”。这里所说的“后足蹬”指的是“进步必跟退步必撤”中的进步要求,即在进步时后脚的跟步要“暗含蹬劲”,和前面我们所提到的有人误以为“太极劲就是通过蹬脚产生的反作用力,通过腿、腰传输到手”的讨论具有本质的区别,希望大家能够详辨。
以上所举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从以上所举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没有专门的太极内功练习,不结合内功心法去研读古拳谱,是很难理解其中的真实含义的。如果仅仅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不但无益,反而不知拳谱所云,导致“南辕北辙”。
现下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关于太极拳快练、慢练的问题。前面提到过太极拳是一门高级的艺术,有其独有的系统、科学的锻炼方法和方式。纵观现在有记录的一些历史资料,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认为练习陈式、吴式太极拳套路的时间长短基本是一定的,陈式拳一路的练习时间在5、6分钟;陈式拳二路(炮捶)的练习时间在3分钟左右;吴式拳整趟套路的练习时间在13分钟左右。这样的练习时间不是人为的,是有其科学规律的。拿吴式拳来说,如果你的套路练习时间大大的短于13分钟,那么套路的练习就会流于形式,就无法体会出吴式的拳圆活柔和;如果练习时间大大的超过13分钟,肯定会在练习的过程中出现“缺陷处”、“凹凸处”、“断续处”,也就是俗话说的出“点”,那么吴式拳自然连贯、连绵不断的特点更是无从谈起。陈式拳也是相同的道理。
当然这是相对的,只是针对在初级阶段太极拳盘架子的一种要求。对已经得太极拳真谛的诸位宗师的套路演示不在此讨论的范围。